昨日,一起教育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总额超过3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显示,虽然一起教育的营收呈增长态势,但是其净利润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至9月均处在亏损状态,亏损额分别为6.56、9.64、9.75亿元,三年亏损超过25亿元。

一起教育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K12智能教育平台,以“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为使命。据官网显示,旗下产品有一起作业、一起中学,一起学和一起公益四个板块。且产品覆盖31个省份,365个城市,近15万所学校,有5300万名忠实用户。成立9年以来,获得6轮融资,融资金额将近4亿美元。在教育火热厮杀的红海中,一起教育作为后来者,打不过巨头,没钱可烧,并没有大的建树,显得平平无奇。

虽然CEO刘畅曾经是新东方学校校长,但是很显然,其光辉的履历并未给创业之路有任何加成,成立较晚的对手企业掌门一对一凭借着与时俱进的打法位列行业第二梯队,同年成立的猿辅导在经济低迷的今年完成共计32亿美元的融资,表现异常两眼。相较于其他教企,一起科技的发展速度略微缓慢,在商业模式上,刘畅选择利用B端切入C端,其旗下一起作业是以大数据为驱动的学校教育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功能帮助教师减负增效;一起中学通过寓教于乐的产品设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一起学网校为校外学习场景提供智能学与练的解决方案;三管齐下,利用产品打入公立校,与教师、学生、家长建立了信任关系,为自身集聚了大批的潜在客户。

招股书显示,2020年课后K12辅导业务为其贡献了93%的收入。另外,教育行业早已进入争夺市场的白热化阶段,许多教企为争夺生源大打价格战,烧钱圈地,一起教育只能加入烧钱大军的行列,其营销费用从2018年的3.03亿增加到2019年的5.84亿,同比增加93%,而到了2020年直接增加到8.51亿,营销费用几乎是前两年的总金额。教育行业是一个“慢”的行业,慢在产品,慢在内容,因而一起教育也格外注重研发,2018年研发费用为3.99亿,到2019年增加到4.91亿,同比上涨23%,截止到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4.23亿元,占总营收的52%。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的不断增加也是导致一起教育亏损的原因。就教育领域来说,一起教育并不在成熟企业行列。除了连年亏损,甚至曾被官方点名。

一起教育提交招股说明书后不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35款APP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通告》中,一起教育旗下的一起中学生APP赫然在列,通告指出:其APP存在未逐一列出嵌入的AliPay等第三方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类型。一起教育利用公立校获客,虽然在同行中较为突出,但是在打法上跟腾讯“撞型”。早在千禧年,腾讯就开始布局教育领域,在2015年腾讯推出智慧校园平台,产品覆盖幼儿园到高校,拥有公立校庞大的数据资源,同时腾讯的产品更加多元化。面对巨头抢夺资源,一起教育缺乏资金支撑,其发展之路令人堪忧。

从一起教育的融资情况来看,最近的一笔融资也是在2018年初,到目前已有两年半之久,其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又加上连年亏损。一起教育选择在这样一个阶段上市,一方面,很可能是寻求资金支撑的无奈之举。毕竟,上市后能快速募集资金,缓解窘境。另外一方面,正如俞敏洪所说,在线教育目前还剩2年的窗口期,两年后,资本遇冷,教企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只能被拖死。

再加上近两年教育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已进入烧钱拼未来的阶段。大环境下,即使是教育巨头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好未来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高达9000万美元,到第三季度净利润累计1506万美元,处于及格线边缘,盈利能力削弱。以“在线直播大班课”在黑天鹅疫情中获利的跟谁学传出遭香橼做空,同时其盈利状况也令人堪忧,公布的三季报中,其营收2.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9%;而仅销售费用就超过了营收金额,高达3.55亿美元,环比增加70.6%,同比增加522.2%!净亏损额1.35亿美元。除此之外,精锐教育、昂立教育均发布财报,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在线教育的这火越来越旺,使得马太效应被加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也垂涎在线教育这块蛋糕,艾媒数据显示,随着在线教育规模逐年增长,其市场规模达千亿元,吸引互联网巨头纷纷下注,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甚至字节跳动均在教育领域开疆拓土。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要么上市,要么因为资金断裂而被拖死,这也是很多教企争先上市的原因。

对于教企来说,上市或许能解眼前之困,但是企业真正的护城河绝对不是上市。在教育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唯有打造商业闭环,树立行业壁垒才能在赛道上脱颖而出。对于一起教育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坚守校内,做强校外,提高续费率,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

原创文章  作者:明庆 (xin2497469628);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