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开幕式暨2020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12月8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今年的智慧城市体验周以“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城市”为主题,为期7天(12.8-12.14)。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等领导出席活动。吴清副市长发表致辞宣布体验周正式开幕。

上海十年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著

2020年恰逢上海智慧城市建设10周年,开幕式上发布的十年十件事,从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多个方面梳理了过去十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卓著成果。一是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精细化、便捷化的民生服务加快落地。“一网通办”接入事项达到2341个,其中超过80%具备全程网办能力,累计办件量超过6000万件。“一网统管”初步建成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联动处置系统,接入多个领域专题应用,努力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二是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新生代互联网经济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加速赋能,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初步构建起“东西集聚、多点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率先推进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试点应用,全面推进平台建设,大数据产业形成集聚,吸引龙头企业、培育本土独角兽,推进面向云端的开源开发平台和公共社区建设。

紧扣后疫情时代的消费需求转变,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今年1-9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逆势增长8.4%。三是智慧应用服务生活,全市37家市级医院之间率先实现包括35项医学检验项目、9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等医学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并逐步向区级公立医疗机构扩展,有效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智慧养老日益普及,建成了面向老年人、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的全市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集成了8大类3000家养老服务机构和200多个养老顾问点的综合服务信息。

四是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率先建成“双千兆宽带第一城”,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3.14万个、室内小站超4.98万个,实现5G城市全覆盖。枢纽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互联网国际和省际出口宽带分别达3.5T和16T;电信运营企业的IDC机架数达8.2万个;累计建设集约化信息通信管道总量超过10967沟公里,中心城区平均覆盖率达到90%。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已经成为上海智慧城市的优势特征。11月18日,上海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就是对上海建设成果的最好肯定。

“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人才辈出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2020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简称评选活动)颁奖仪式。今年是评选活动的第五个年头,涌现出了许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高水平人才。

新的历史时期对智慧城市建设者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多要求和解读。因此,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往年热门领域之外,今年参选者所属行业更加广泛,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大脑、智慧地铁等等领域的建设者们,都站在了本次评选的舞台上。

自8月份启动以来,共有800余名创新先锋、技术能手报名参加了“智慧工匠”选树活动,102名行业翘楚报名参加了“领军先锋”评选活动。经过初审、复审等层层筛选,“智慧工匠”方面,共有20位候选人进入决赛,其中10人荣获“智慧工匠”称号,领军先锋方面,共有19位候选人进入决赛,其中10人荣获“领军先锋”称号。组委会将在获奖者中择优向上海市总工会申报“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同时,上海市总工会开通了直接进入“上海工匠”终评的绿色通道,符合条件者可被择优推荐“上海工匠”最终评选环节。

系列活动共话“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城市”

开幕式上,还相继发布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巡展的16个优秀案例、9个第三批人工智能试点场景和《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并对上海市首批4家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授牌、为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揭牌。

未来一周,体验周将紧扣“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城市”这一主题,举办“思想汇”“成果展”“直播秀”“系列谈”等一系列重点活动,各区和相关行业协会、企业也将举行36场类型丰富的系列活动。

12月9日的数字化转型主题思想汇活动邀请了资深专家作主题讲座,分享数字化转型相关思考和实践案例。“十年磨一剑、智享一座城”——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巡展,聚焦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三大领域,以多媒体互动形式,在活动周重要活动现场以及市政府、部分区进行集中展示,选取的案例均为2020年颇具上海特色的最新应用成果。虹口、普陀、金山、长宁、宝山等区将在体验周期间举办“直播带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各区特色建设成果的进行集中展示。而以2020上海智慧城市合作大会为首的智慧上海系列谈活动则将聚焦工业制造、教育科研、新零售等多个领域,组织开展一系列论坛和主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