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在线教育以疑似学霸君倒闭而落下帷幕,显得略微落寞。纵观2020的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头部疯狂融资,腰尾部销声匿迹
今年的在线教育融资状态为“神仙打架”,资本频频入场,融资情况两极分化。少儿编程行业头部企业编程猫在大环境低迷的疫情期间斩获2.5亿人民币的融资,时隔半年后,编程猫再次完成D轮融资,交割13亿人民币,此次融资是少儿编程领域单笔最大的一笔金额。
K12领域表现也格外抢眼。猿辅导成为资本的宠儿,仅在一年内累计获35亿美元的融资,一跃成为行业内的独角兽企业,估值超百亿美元。
二级市场亦相当活跃,12月7日,跟谁学宣布定向增发8.7亿美元的公司新发行股票,约占跟谁学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2%。本月28日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就透露,该笔资金在宣布增发的一个礼拜之内已到账。
好未来赶上了融资末班车,定向增发33亿美元,投资者银湖董事长表示,对好未来在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题库APP作业帮在年尾获得新一轮的融资,融资金额超16亿美元.而在此前,曾在6月份获得7.5亿美元的融资,融资金额总计超23亿美元。
此外,数学思维赛道领军企业火花思维获3轮融资,融资金额2.8亿美元,持续领跑在线小班课。
近两年逐渐沉寂的掌门一对一获得超4亿美元的战略性融资,并且于年底寻求IPO。
在线教育网站翼欧获两轮融资,金额超4亿美元。
K12教育科技公司爱学习获GIC等近2亿美元的融资。
由此可以看出,K12头部企业极受资本青睐,得到资本大量的资金注入,如火如荼,异常耀眼.但资本并未雨漏均沾,腰尾部企业没能融到资本逐渐销声匿迹,“融资热”使得两级分化更为严重,加剧马太效应。
一边上市,一边倒闭
除了融资,在线教育更多的是冰火两重天,部分企业在寻求上市谋求生路扎堆上市的同时,更有一批企业在生死边缘挣扎,直至倒闭。
河南大山教育开年成为继卓越教育、思考乐教育后第3家赴港上市的地区性K12课外教育机构,但是上市后受疫情影响,业绩下降,甚至年底发布盈利预警。
寓教于乐第一股洪恩教育在纽交所成挂牌,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表明盈利状况良好,营收1.6亿,同比增长141%。
紧接着,传统教企霸主新东方谋求二次上市,并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首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受疫情影响,通过于港交所连线完成云敲锣,宣布同时登录香港、美国两个资本化的市场。
三年亏损25亿的一起教育为”续命”,亦选择流血上市,于12月4日登录纳斯达克.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报收10.57美元,微涨0.67%,总市值达到19.83亿美元,虽上市但仍未上岸,面对众多质疑,需要用实打实的数据来证明自己。
而在另一面,受疫情影响,教企频频暴雷,部分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支撑,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出现倒闭、跑路现象。
曾被誉为大语文赛道黑马的“明兮大语文”因2018年之后拿不到新的融资而倒下,2月发布的《致明兮家长的一封信》指出明兮由于资金发生困难,公司已经停止运营。
同样,背靠迪士尼的迪士尼英语于中旬在官方公众号发布《致迪士尼英语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表明自3月19日起为学员提供的免费在线课程将于6月22日起停止。自6月26日至7月21日,将为家长提供退费服务及处理其他相关事宜。
拥有17年资历的老牌企业优胜教育由于疫情影响,再加上盲目扩张,不善经营而发生跑路事件。
而作为国内领先的中小学智能化在线教育,学霸君于近日爆出倒闭传闻 ,虽然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在"教育创业投资扯淡群"中现身,称自己没有失联,还在继续努力。
正如俞敏洪所说,在线教育的只剩两年的窗口期,两年后,资本会对做冷却处理,这是出现“上市”热的原因。随着上市,教企的品牌影响力扩大,拥有更多的现金流,同时也能加强竞争,更能缓解举步维艰的窘境。而在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下,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没有营收的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支出,且没能从线下转换到线上,后续的营收没能跟上,直至消亡。
烧钱卡位,病态发展
之所以将2020称为冰与火的一年是因为融到钱的企业拼命磕增长,即使烧空、巨亏也难挡其步伐,而没有融到钱的则渐渐被挤出赛道,失去竞争资格。
扎堆入局的企业加剧对师资和生源的抢夺,进行广告投放、电话销售,低价引流,从试听到实际上课,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然而引流课只是虚增流量,关键要看后期的转化情况,但就头部企业的财报来看,其营收远不如预期。
作为行业不倒翁的跟谁学遭多次做空,且突飞猛进9个季度后,首次出现亏损。而走高端路线的精锐Q4累计亏损7.25亿元,同比下降395% 。主打大语文的豆神净利润同比下降94%。老牌企业昂立业务显疲态,依旧随大流亏损。
总的来说,今年的教企多数亏损。
笔者认为,2020年教企的发展呈现出的是一种病态,头部机构抱着“只要烧不死,就往死里烧”的心态靠烧钱卡位,利用资金以及规模优势将中小企业挤出牌桌,其中不乏优质企业。并且把对企业的发展聚焦在扩张上,教育最本质的阶层—用户反而被弱化,也并未将教育最核心的关键环节—教学放在重点,将售课的重点放在销售身上,对用户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骚扰,这不是个例,而是常态。
在资本进场的时候,教企应该记得用户真正的需求,仅仅是把目光放在完课率、新流量、转化率、续报率上,最终会被用户所抛弃。
原创文章 作者:明庆(xin2497469628);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