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湖网获悉,近日,上海炙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炙云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原子创投。本轮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以及产品工程化落地。

「炙云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锂电池全生命周期检测的公司。公司研发的产品主要有动力电池不拆包快速评估系统、梯次利用容量快速分选评估系统、未注液电池含水量检测设备、注液电池浸润度检测设备、锂电池容量一致性快速分选系统等,其中前两个产品已经实现工程化落地,其他产品处于在研状态。「炙云科技」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二手车评估检测、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池产线以及后市场维护保养等领域。

锂电池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锂电池的一致性、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是锂电池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全球锂电池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起点研究院统计,2022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954Gwh,同比增长59.3%,预计2023年将达1298Gwh。

随着锂电池功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等因素,市场对检测系统的节能、效率和功率要求也相应提高。与此同时,高端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容量、一致性、寿命等要求变得更加严格,这也进一步推动锂电池检测系统精度和稳定性的提高。

“电池就像是一个黑盒,我们很难看到电池里面的状态,它有点像是我们人的生命状态”,「炙云科技」CEO袁永军介绍,“生命状态包括人的寿命,怎么判断寿命的长短,是不是有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是很难摸的见看的着的。人通过体检设备检查健康状态,而我们做的工作就是给锂电池体检”。

传统的锂电池检测方式,存在充放电时间长、耗电量大、不能全检等痛点。针对这些痛点,「炙云科技」采用独创的宽带宽激励信号,结合频谱无损提取方法,EIS(快速阻抗谱)测量速度相比于传统扫频方式提升79.4%。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可扩展通道的EIS测量设备,支持1MHz~0.01Hz的阻抗快速测量,加速了在生产、维保、残值评估等检测评估的速度,方便进行电池容量、一致性等方面的检测。

袁永军表示,「炙云科技」在业内独家建立了超过10GB不同体系的动力电池数据集,包括不同温度、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老化状态(state of health,SOC)下的电池关键数据。研发出基于数据-模型双驱动的特征提取方法,服务于电池的生产、服役和退役不同环节的无损性能检测或监测需求。

以「炙云科技」的核心产品梯次利用容量快速分选评估系统为例,在电池分容环节,传统的方式在进行电池筛选时,需要对电池完成充放电才能知道电池容量。一节电池至少要花4个小时的时间,不仅时间长还增加了人力成本。同时在整个充放电环节,耗电量是很大的。作为高压的用电设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席运营官姚欢介绍,「炙云科技」利用其快速阻抗谱技术,实现了2-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节电池的检测,同时可以省下99%的电费,基本不消耗能量。

除此之外,电池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一致性。电池具有很多评价参数,容量、自放电、温度、内阻等,这些参数的一致性越高,重组后新电池的品质越高。「炙云科技」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一致性差的特点。同时还增加了检测中安全评估这一功能,减少了重组电池的安全风险。

梯次利用容量快速分选评估系统更大的一个价值在于可以有效地促进低碳环保。梯次利用已经退役的电池,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减少电碳排放,不仅能缓解当前电池退役体量大而导致的回收压力,同时也能降低电动汽车的产业成本。

CEO袁永军介绍,早在2008年,核心团队在同济大学就开发了中国第一代锂电池管理系统,并用于08年奥运会示范运行车辆。2017年团队正式组建,目前团队有50多人,大多是在电池管理领域有多年经验。首席科学家戴海峰,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在电池管理及状态评估领域的研究长达15年以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余项。

今年,「炙云科技」的营收目标是2000万以上,目前已经与远景能源、天合储能、德业股份展开应用合作,同时进入宁德时代售后体系的供应链。下一步,「炙云科技」计划扩大工程化落地产品的产能,进一步拓展市场。

投资方观点:

原子创投表示,“袁总本人除了在同济大学的电池相关研究经历之外还是德资企业dSPACE 的第一名中国大陆员工,这家企业的核心产品之一是仿真电池设备,所以袁总对电池的特性和应用以及BMS管理这一块有很深刻的know-how。这也为「炙云科技」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客户,同时也为快速阻抗谱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多可以适用的场景。包括戴海峰教授和CTO王博士,他们本身基于电池研究的课题,有十几年关于快速阻抗谱技术的积累算法的沉淀,这一部分放眼国内外都是很领先的。「炙云科技」的定位是电池生命周期的检测专家,从产业链上游到之后的应用以及维保,它是一揽子都能承接的,他们有能力提供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他们真正做到了这一技术在锂电池领域的工程化落地,目前在业界他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而且这个市场体量很大, 目前商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所以,我们坚定了选择了「炙云科技」,也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在电池整个生命周期检测的产业链上下游,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