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支股票”,诞生了。

就在上周,备受瞩目的英伟达发布Q4(截至2024年1月28日)财报,数据显示,Q4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21亿美元。就在上周四,其市值单日暴涨2770亿美元,创造了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股票单日涨幅记录。截至目前,英伟达市值高达1.97万亿美元。

一时之间,英伟达引爆市场。AI大模型“淘金热”直接带动了“卖铲人”英伟达的快速发展。业内传闻,早在加密货币盛行“挖矿”时期,“矿工”们发现英伟达发布的各种高性能GPU显卡能像铲子一般高效处理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计算,从而获取收益,此后“卖铲人”被越来越广泛地用在英伟达身上。

如今,英伟达不仅是科技公司、创业公司眼中的香饽饽,中东土豪也都在追捧。为了在这场大模型军备竞赛中获益,他们几乎都争相向底层算力的提供方“送钱”。

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今年以来,英伟达的股价上涨超60%,成为美股第三、全球第四大公司。如今,英伟达已取代特斯拉,成为美股成交量最大的公司。有多少人想过,如果让你现在穿越回十年前,一定会买英伟达的股票,直接带飞。

AI的狂欢仍旧继续,英伟达的势头依旧高歌猛长,但它真的值2万亿美金吗?高估值背后的泡沫有多少?登上巅峰后它又面临哪些问题?

01

创造历史,数据中心成冠军

英伟达Q4的表现,大大超过市场预期。

在财报公布前一天,英伟达股价下跌4.35%,出现今年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财报公布当天,股价再跌2.85%,正式发布财报后股价大涨超过16%,简直刺激。具体来看财报,Q4总营收达到221亿美元,比上季度增长22%,同比增长265%。净利润12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1亿美元相比飙升769%。

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可视化、汽车是英伟达的四大业务。今年单项业务的营收冠军是数据中心,高达184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27%,同比翻了超4倍。

财报电话会上,英伟达对外表示,Q4数据中心的增长是由跨行业、案例和地区的生成方式人工智慧和语言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所推动的。其中,约40%来自人工智能推理。值得注意的是,Q4大型供应商占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的一半以上,支持内部工作负载和外部公有云客户。其中,消费互联网公司是英伟达最大的客户类别之一。

其游戏业务相比于数据中心的迅猛涨势,表现不算亮眼,但也实现增长,达到28.7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为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汽车业务算是英伟达继游戏、数据中心之后被寄予厚望的第三大核心业务。但从今年的表现来看,似乎不尽如人意。营收下降了4%,至2.81亿美元。

黄仁勋表示,“在全球我们看到新的拐点已经到来,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公司都在快速部署数据中心,新时代的全球数据中心价值可能高达数万亿美元。”

英伟达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科技公司对其芯片的需求持续提升。目前,它在AI计算市场的份额超过80%,成为亚马逊、Meta、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的主要供应商。仅Meta一家就称今年年底前会购入35万张H100。

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强调,市场对英伟达下一代产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供应水平,特别是即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货的B100芯片。她提到,AI解决方案的部署和建设现在几乎触及每个行业,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模预计在未来5年内翻一番。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也表示,下一代芯片B100的市场需求将远超预期。

为什么它能在这场生成式AI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并遥遥领先?英伟达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93年成立至今,它用了31个年头。

02

黄仁勋和31岁的英伟达

这要先从“AI教主”黄仁勋讲起,

1963年,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9岁时,父母把他和哥哥送去美国,想让两个孩子找舅舅接受点美式教育。但由于舅舅家的条件也不好,就把他们送去肯塔基州的乡村寄宿学校。但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基本都是“问题少年”,路子比较野,比如出入带刀,身上刺青。

在这样环境下,黄仁勋耳濡目染的学会爬墙上树、偶尔偷东西吃以及抽烟,为了保护自己,他利用课余时间帮学校最强壮好斗的“大哥”补习功课。这样的生活大概持续了两年,父母来到美国后,黄仁勋得以进入正规学校读书。不得不说在学习方面,黄仁勋很有天赋,16岁考上了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后又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学位。

毕业后,黄仁勋先后就职于AMD以及LSI Logic。在后者工作期间,黄仁勋主要要求从设计部门调到销售部门,积累市场经验。这是因为,黄仁勋曾向妻子保证自己会在30岁之前拥有一家公司。想要创业,不仅要了解产品还要对市场有自己的认识。

时间来到1992年底,一起共事的两位伙伴邀请黄仁勋加入英伟达的初创团队,由于他懂产品、技术、市场和管理,自然成为英伟达的总裁兼CEO,而这两个职务他一直干到现在。如今,他拥有公司约3%的股份。

1993年2月17日,是黄仁勋在英伟达上班的第一天,这天正好是他30岁生日.

英伟达的前二十年,定位是一家专业做显卡的公司。一开始,英伟达选择做没有被人看好的正方形成像技术,更重视芯片的多功能性,但第一代产品NV1并不成功,筹来的第一笔资金也花光。

车到山前必有路,世嘉的一笔700万美元订金成了救命稻草。随后,Win95时代到来,黄仁勋开始起飞。2015年后,英伟达突然业绩狂飙。当然,这背后离不开黄仁勋的远见和过人的胆识。

这个时期,生成式AI并不被大家普遍认可,但2016年四月,黄仁勋亲自驾车将世界上第一台专为机器学习训练工作设计的服务器,亲手赠送OpenAI,且一直都是OpenAI背后最坚定的基础算力硬件供应商。2023年,ChatGPT的出现在AI引起狂潮,彻底颠覆人类历史,人们赫然发现,英伟达原来这么早就开始布局。

“GPU 是新时代的比特币”,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把这句话写在他个人的 Twitter 账号上。

今天的这一切,黄仁勋是否早已预见?答案并不重要。可以确认的是,英伟达一直默默用自己的算力,推动并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如今,英伟达没有因为现在的成绩停止脚步,与Google、微软、OpenAI等巨头合作,比如联手Google优化其刚刚发布的开放模型Gemma在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的运行效能,目的是让开发人员能以更低的门槛运行来自英伟达工具箱中的各种AI训练工具,并在其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的大模型产品。

当然,这让黄仁勋的身价水涨船高,暴涨了95亿美元,总身价达694亿美元。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21,成为实时排行榜上当日最大的赢家。而仅在这个周四,他的财富就增加了85亿美元。

亮眼的财报数据,让市场为之振奋,但如今全球市场仍旧充满不确定性,加速计算市场的竞争也在持续加剧,英伟达亦不能高枕无忧。

03

英伟达的忧虑和应对,中国市场的机会在哪

挑战,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英伟达。

首先,需求太大,供应链跟不上。在2024财年Q4财报电话会上,其有望在2025财年的Q1实现H200的首次批量出货,预计发货量会是H100的2倍。为此,英伟达采取的无晶圆厂和承包制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应链灵活性。但这也使得公司高度依赖其供应商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

其次,AMD,Meta、亚马逊、Alphabet等都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意图摆脱英伟达。据悉,微软正在研发一款新的网卡产品,以提高其AI芯片Maia的性能,最终达到减少对英伟达产品依赖的目的;OpenAI创始人奥特曼也四处奔走筹钱,想要以研发自己的AI芯片,打造自己的半导体帝国;还有最近火热的Groq LPU,称在执行大模型推理任务中LPU可以取代GPU,速度提升约20倍,硬刚英伟达。但好在英伟达芯片通用性更强,短期内,它维持自己的江湖地位应该没问题。

第三,缺席中国市场。在去年8月发布Q2财报中,英伟达曾提到中国市场在其数据中心业务中占比约20%-25%。而在刚刚发布的2024Q4财报中,中国市场在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中占比只剩下4-6%。数据直观的说明,自2023年10月美国政府出台最新限售政策后,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萎缩了超70%。

虽然遇到了“卡脖子”难题,但在AI大模型的高速发展下,也给了中国本土的芯片厂商露头的机会,阿里云平头哥、华为昇腾910系列、百度昆仑芯3代、寒武纪推出思元370/590系列及加速卡、沐曦推出人工智能推理GPU曦思N100和通用计算芯片曦云C500等云服务巨头纷纷推出自研AI加速芯片,目的都是提升云计算服务的性能和效率以及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除了上面这些头部企业外,国内的海光信息的深算系列、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创新公司都在AI加速计算领域努力创新。虽然,在大模型推理方面,国内AI芯片910B目前仅能达到英伟达A100的60%-70%左右,集群的模型训练难以为继,和英伟达相比,中国AI芯片性能还有不少短板,但这些中小型创业公司,也在竞争逐渐火热化的市场中慢慢前行着。

英伟达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变化,并不想放弃我国市场,也想“曲线救国”——2月21日,黄仁勋对外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向客户提供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型AI芯片样品。

未来,一定是人与AI共生的世界,英伟达或将成为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的AI引擎。在这波AI浪潮下,不断迭代GPU算力是英伟达的倔强,它不会停步,只会推波助澜,继续搅动AI芯片风云。

参考资料:

《英伟达值14万亿吗?》来源:定焦;

《丢掉中国市场,英伟达也无所谓?》来源:虎嗅网;

《一夜暴涨2770亿,英伟达市值逼近2万亿,跻身全球第四!61岁黄仁勋身价近700亿美元》来源:新智元;

《为什么英伟达市值一夜大涨16%,跻身全球第四?》来源:甲子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