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裁员应该是整个中国企服SaaS在2024年第一季度最热闹的新闻。

主要是很多人没想到,飞书竟然也会裁员。


其实飞书减员传言已久,甚至内部员工也颇有自知之明。有在飞书工作的朋友在23年上半年就坦然到:招这么多的人,飞书搞到现在这样,裁员只是时间问题。


但可能大家都没想到,飞书一裁,就是这么多人。而且飞书也不藏着掖着,不跟其他toB公司一样,裁了也捂着说没裁,大大方方就承认要裁多少多少,这才造就了坊间的讨论——实在是体量太大,大家谁也想不到一阵龙卷风就突如其来。


飞书坦然,我的解读是,字节想的足够清楚。


这个清楚,是业务上想的清楚。


我以前吹过飞书——实话实说,我是飞书的重度使用者。我在19年初,就给飞书下了定论:飞书很适合研发型公司,但不适合乙方。现在来看,飞书的用户画像也没逃出这个圈子。字节做飞书,本来就是因为自己用的好才拿来对外。字节自己就是个APP工厂,几乎可以算是完美的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基础上,飞书率先做了一系列横向的扩展。引以为豪的OKR、业内广受好评的文档工具、经典的免费AI语音转录……具体例子我不多举。我想表达的是,飞书是在效率工具层面真正做出突破的公司。


同期的两家对手做了什么呢?


钉钉,最出色的是一开始的免费电话——这个是for销售的。然后是直到现在都被批判的“已读”确认,这个是for老板的。企微,一开始是和微信的无缝连接,现在则是广为诟病但是离不开的腾讯会议——这两个都是for外部协同的。


看清楚了吗?钉钉在想着给老板和业务赋能,企微在帮助企业统一管理和连接客户,只有飞书在想着做“人效提升”。


研发型公司的基因一览无遗。


这个话题终于被我绕回了开头。飞书做了大量提升效率的工具,是基于字节自身的研发办公需求。以此再诞生出飞书后面一系列“先进公司先用飞书”的slogan。在这个层面,飞书从一而终,做到了它想做,而且确实是正确的事情。


但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多先进的研发型公司。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阴阳怪气,但它是中国市场的事实。


我只想说,现状就是,中国绝大部分公司都很落后,绝大部分公司都是乙方公司,绝大部分公司都是老板和销售导向。


一点毛病也没有。


所以飞书做工具,做的再好,也无济于事。都说要提人效,这个事情在中国落到纸面上,计算公式都是总收入除以总员工人数,不会有别的例外。飞书不能在这个事情上体现价值,喊提人效,老板心里过不去。


老板还不如看看员工是不是立刻回复显得很听话,老板还不如看看销售的客户都加了企微在自己的池子里。


很现实也很残酷。


第二个想清楚的是,提人效的工具,在中国的人力成本大前提上,也是无效的。


中国的公司群体画像是个三端纺锤结构,头部小,尾部小,腰部多。造成的结果是,除了尾部,其实腰部和头部都不需要提人效的工具,那中国企业服务一众公司自然也赚不到钱。


这里有个概念是,提人效的工具,到底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生产力工具和生产力管理工具。一个提升点状人效,一个把点扩展到面。


但在中国,因为腰部和头部公司有足够的人员支撑,工具其实就真的没那么重要。


因为中国市场是人力资源成本更加便宜的洼地,跟美国比,人的成本很低,用生产力工具和生产力管理工具来武装一个人,就没那么重要。


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这个事情。


人很贵,所以用工具来提升他的效率,这件事是划算的。因为很贵的人,你必须用好,用他做高级的事,不要做重复的劳动。工具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力管理工具又能把这个事情从点提升到面,那整体的效能提升就更大了。


这个道理当然适用于中国。但,中国的人力资源很便宜,那么用工具来提升效率,不如用人。现在AI都不如人好使,那工具怎么可能跟人比性价比呢。人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潜力,还可以提供情绪价值,还可以被996压榨,还可以提供关键结果——这些工具都不能。


所以你知道了,中国的头部和腰部公司,为什么对工具的付费不是那么热衷。不是没能力,是,这个事情某种程度上性价比不高。不行就换人嘛是不是,中国最不缺人。


当然,这件事在中小企业或者更准确的说小微企业,会反过来。


人是小微企业最大的成本,一个人能不能干已经不重要,对小微企业来说,无论怎样都是要提升人效的。那这时候工具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有没有工具,对小微企业来说,人效天渊之别。


这个在美国的创业者里也体现的非常明显,所以你可以看到美国小团队对SaaS工具的接受度都非常高。从这一点上来,共性是非常一致的。


但区别是,中国的小微付费能力有限,而且基数不够。这两年经济下滑,这个趋势可能更加明显。为生产力付费可以,但小微更重视的是,什么是核心生产力工具,有没有平替工具,有没有白嫖版本,甚至有没有盗版。从能力上来讲,也是这样。小微企业招人往往是基于技能招人——因为只有等到工具都办不到了,才会找人来办到。一个萝卜一个坑,为结果买单是个常态。


我讲的不是段子,是事实。


从飞书的视角可以解读的是,用飞书提升人效的,都是小团队,还是不付费的。这些小团队也长不大,就算长大了——可能等不到长大,就变成了落后的乙方公司,换了企微和钉钉——因为飞书有的企微和钉钉也有嘛,虽然没那么好用,但大差不差嘛,重要的是,不付费。


闭环了是不是?一头落后不付费,一头平替不付费。主打能不付费就不付费。


从这个角度摊开,飞书裁员确实是时间问题。字节在某种意义上,是比AT更加看重盈利的公司,毕竟字节上下都觉得钱太好赚,赚钱根本不是问题。但在企业服务上,卧薪尝胆做了七年,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结果。之前飞书公布自己的ARR破多少多少美金,就是个引子,飞书肯定还是看重盈利的,而且当时咬紧了牙关要证明一把。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个事情已经越来越远。用户数和收入这两个目标可能都是次要因素,对字节来说,看清了中国企业服务的用户群像,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


什么市场好做什么市场不好做,我想没有人比字节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