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内教育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总营收7.0亿人民币,K12业务少儿编程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业务同比增长146%,且本季度招生人数达到14670人,前三季度招生人数29135人,同比实现了近4倍增长。

除此之外,少儿编程头部企业编程猫也在近日内获得D轮1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是今年编程猫第二次获得融资。在今年经济总体低迷的情况下,K12领域少儿编程表现极为亮眼。

政策、人口红利助推少儿编程快速发展

近几年,少儿编程异常火热,在把学历奉为圭臬的今天,作为非刚性需求的少儿编程,何以在教育赛道表现抢眼?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预测,“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的规模会在1700万-1900万人之间波动。自2018年起,我国3-16岁人口数量将持续增长,增长率保持在0.6%-0.9%之间,预计2022年将达到2.34亿人。人口基数庞大,少儿编程前景广阔。目前年轻一代的父母都是80、90后,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互联网以及一切新奇的、前卫的领域有着超高的兴趣和接受度,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局限在应试教育上,更多的将目光转向未来。且随着收入的提高,更愿意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教育资金,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教育部出台的文件屡次提及人工智能,创客教育、少儿编程指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且多个省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明确要求加入编程内容,甚至,浙江省将编程纳入高考范围内。在政策指挥棒下,各地公立校将编程教育提上日程。

编程不同于传统学科能以一纸分数定乾坤,它的学习核心是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但就其学生学习成果来讲,编程培训机构的考试结果缺乏权威性。随着教育部发布赛事白名单,让编程以赛事为出口,其行业有了标准的测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赛道更加火热。

在人口红利以及政策指挥棒下,少儿编程的发展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少儿编程高居C位,多个企业圈地跑马

少儿编程不像传统学科类,它不是一门强刚需、高频、时间周期长、令家长付费意愿强的科目,百亿的市场规模令多个企业圈地跑马,意图在庞大的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

2017年5月好未来旗下少儿科技品牌摩比携手Scratch,进行深入的STEM教学研发,开始进军少儿编程领域;同年又全资收购以色列企业CodeMonkey。新东方则是通过投资极客晨星来切入市场;高斯教育成立爱学习STEM部;好未来(学而思母公司)旗下的摩比思维馆开发少儿编程课;而主攻职业教育领域的达内教育孵化出来的童程童美在疫情黑天鹅影响下依旧拿出了漂亮的业绩。而头部编程企业编程猫在今年经济低迷情况下获得15.5亿融资,资本青睐加速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面对蓝海市场,创业者纷纷躬身入局,自2015年开始,少儿编程公司的数量呈阶梯式上升。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中国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以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少儿编程公司共计7110家,但是截至到2020年2月末,少儿编程公司增加438家,主要位于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地区,少儿编程公司分别为11770家、3529家、2265家、2044家。

百亿市场的诱惑下,一大批企业入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出现的了一批跟风不合格的企业。随着国家政策频频发布,遏制了一大批企业的野蛮生长,淘掉了一批不规范的企业,使得编程通道口收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的标准化。编程教育在规范发展的同时,行业梯队格局逐渐明朗,第一梯队8家企业,而第二梯队62家,第三梯队140家。

内容同质化严重、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制约行业发展

毫不夸张的说,教育行业的教师就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口碑,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编程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类,对于教师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在编程行业不求质只求量的盲目竞争下,对教师的培养极为快速且随意。从零基础到上岗,仅仅是需要几个月的培训时间。一个没有编程基础的老师经过短期培训摇身一变成了教授线上线下多名学生的名师。

生源是企业生存的核心,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各企业频频以低价课引流,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而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决定着转化率,因而很多企业的转化率极低。在打价格战的同时,无疑也是抬高了获客单价,再加上课程单价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目前少儿编程行业获客成本为7000—10000元/年,甚至有编程公司为破除盈利难困境,一边赚取加盟费,一边又利用加盟店撬生源,敲骨吸髓。

不少项目为了争夺流量红利,盲目关注规模化增长,在产品上缺乏创新,没有明确的竞争壁垒,导致市场上少儿编程项目同质化严重。而在工具方面以除了头部企业编程猫用kitten编辑器,其他编程公司均以scratch为主。

在内容上均标榜编程+学科,即通过学科知识体系与编程相结合,通过知识来拖动界面中的积木,同时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又能复习之前所学内容,但并未打出差异化,同质化严重。学员在学习上,需要用到if、while、for这样的语句,即使是将其转化为图形化的界面,理解难度依旧很大。产品形态也没能玩出新花样,多是直播+录播,并无新意。

kitten界面

scratch界面

另外,少儿编程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员学习周期短。市面上绝大部分少儿编程玩家定义的用户范围是6-18岁儿童,但是事实上,真正的用户范围在10-12岁之间。低龄者学习有难度,初学者在10岁左右,当12岁面临小升初压力,再加上编程不像钢琴、象棋等拥有完整的体系,无法通过研习将其发展为终身职业,绝大部分家长会停止孩子编程课程学习。

因此,一个学员最长的学习周期最多不过两年。学员的学习周期短,再加上为抢生源,编程机构大打价格战一路拔高获客单价,造成企业盈利难。

在可预见的未来,少儿编程市场前景广阔,将会产生大量的B端需求,同时催生玩家激增。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只有保证供应链、效果端的平衡,同时还要教师、设备、平台三管齐下,树立行业竞争壁垒,才能分得一杯羹。

原创文章  作者:元青 (xin2497469628);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