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内教育宣布收到创始人韩少云提出的非约束性建议书。建议书内容显示:买方团以4美元每ADS收购流通在外的股份,若完成收购,达内教育将从纳斯达克退市,完全私有化。

而在此之前,达内教育收到纳斯达克两次通知,濒临退市。一次是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低于上市公司最低股价要求;另外一次由于未能及时提交2018年度审计年报,公司的ADS应被退市。在达内的申请下,其上市合规要求可延期到2020年4月末,暂缓退市风险。

而从其今年提交的审计年报来看,达内财务严重注水。

根据新提交的年报来看,2014年至2018年间营收分别为7.12亿、11亿、15.2亿、17.53亿、20.85亿元。而未重新审计前,2014年至2018年间营收分别为8.37亿元、11.78亿元、15.8亿元、19.7亿元、22.39亿元,累计虚增6.36亿元。

为此,达内教育管理层进行大换血,CFO杨余多离职,原独立董事孙永吉成为CEO,创始人韩少云辞去CEO职务,继续在董事会任职。

达内教育成立于2002年,初出茅庐的达内将眼光瞄向了IT市场,看准了IT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将用户群体定位在大学生。作为培训机构,达内的商业模式简单粗暴,招生—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

在招生端,将用户群体定位在大学生 ,并且首创了“先上课,后缴费”的模式。而在培训环节上,采用远程视频+线下实体学习+在线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将师资集中在北京,然后将教程同步到各地线下的实体中心;在就业环节上,达内选择与企业合作,将培训的学员直接输送到企业中,完成商业闭环。根据官网显示,达内目前成人业务有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系统管理员、智能硬件工程师、UI设计师、网络营销工程师、会计等。除了成人教育还有针对幼儿的少儿编程。

成功的商业模式使得达内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天眼查显示,成立仅1年就得到IDG青睐,更是如鱼得水。而在此后,更是得到新东方站台,行业地位不断提升。

直至2008同是主打IT培训的北大青鸟折戟IPO,渐渐没落后,达内一家独大,终于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成为IT培训行业第一股。上市后的达内如果专注于主营业务且根据国家政策及时促进商业模式战略升级,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各种纰漏,甚至面临退市的尴尬处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市后的达内坐稳了行业老大地位,开始拓展业务线,进军k12领域,将目光瞄向被称为k12最后黄金赛道的少儿编程,于2015年内部孵化少儿编程童程童美。

按照达内前CEO韩少云的说法是:普及少儿编程,便能赢得IT技术发展的下半场。有没有赢得IT教育的下半场,不得而知,但盲目进军少儿编程领域导致达内陷入退市险境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童程童美,还推出了另一个K-12教育计划,提供K-12机器人编程课程。为了少儿编程课程的多元化,更是推出新的K-12数学编码教育课程。为了进一步加码少儿编程和机器人编程培训市场,还收购了青少儿机器人培训机构好小子,持续加码k12领域产生了一定成本费用。达内提交的审计年报也提出了这一点:一方面,达内大幅度增加了专门用于K12教育项目的学习中心数量,从2017年的30个增加到2018年的148个,并进一步增加到2019年的217个。另一方面自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少儿编程领域开始,达内的营销费用不断攀升。少儿编程领域早已处于拼搏厮杀状态,前有龙头企业编程猫围堵,后有背靠新东方的极客晨星追赶,更有处于同一梯队的西瓜创客等疯狂抢夺生源,作为后来者的童程童美显然不具备优势,只能通过砸钱的方式打开扩大品牌影响力。

数据显示:达内营销费用一路拔高,到2018年达内的营销费用将近占据总营收的50%,侵蚀了净利润。头顶“IT成人培训第一股“的光环达内开始“虚弱”,自2017年出现亏损,截至到目前,亏损额分别为14.7万、5.92亿、10.39亿,6.77亿,盈利能力持续降低。

而达内主营业务所采取的商业模式(先学习,后付款)出现瓶颈是达内盈利停滞的又一诱因。达内成人教育板块的学费依赖融资服务供应商支付,而近几年国家发布各种政策对于不规范或者业务性质存在不确定性的贷款机构进行整改、取缔,同时发布通知禁止向在校大学生或无还款来源的借款人提供借款,学员难以负担达内高额的学费。且该模式令达内教育官司不断,据投诉显示,截至日前,达内的投诉量高达2506起,解决量为1744起,解决量不到70%,严重消耗了学员信任,对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达内真的要退市了吗,目前还尚未可知!只不过主营业务商业模式失灵,市场份额逐渐收窄,而被寄予厚望的少儿编程项目童程童美目前也还未交出满意的答卷。盈利停滞,再加上管理层频繁换帅,达内风光不再,走向下坡路已是不争的事实。

原创文章  作者:明庆(xin2497469628);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