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小班课就被推上了行业的风口浪尖,主打一对多小班课的火花思维1月24日完成超1.5亿美元的E轮融资,这是一年内火花思维第四次融资,融资金额共计4.3亿美元。即使是在卫生事件期间,在一众教企中依旧抢眼,其背后除了独角兽企业猿辅导为其背书,更得到腾讯、红杉、IDG等资本为站台。主攻英语小班课的鲸鱼外教培优紧随其后,在26日获得老牌企业新东方以及远洋资本1.2亿元的融资,这是远洋资本第二投资鲸鱼外教,而在疫情期间亦是获得由远洋资本领投1亿元的融资。另外,主打数学思维小班课的豌豆思维,在2020年整个教育环境低迷的情况下,获得1.8亿美元的融资。
总之,大班课陷入营销大战,1对1因难以形规模经济导致机构资金断裂而频频暴雷逐渐走下神坛,小班课顺理成章的成为新的风口,备受青睐。
那么“夹在门缝”中的小班课到底有何魅力呢?
在去年,以跟谁学为代表的大班课的备受推崇,相比较之前盛行的1对1,它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但就模式而言,均是1个授课老师+1个辅导老师,颇有大乱炖的迹象,因为学生水平不一,无法形成针对性教学,且不同地域间内容不同,难以形成特色化教学,由于模式可复制性强,同质化严重,又因为教育市场百亿规模利润的诱惑,同行间厮杀激烈。
为抢夺生源,众多教企陷入营销大战,其中不乏明星企业。教企们豪掷千金争夺广告位置,导致营销成本阶梯式上升。同时为了引流,低价体验课五花八门,使得获课成本一路攀升,学员单次消费难以覆盖获客成本已成行业常态,且教企的中心逐渐偏移,由以“教学”转到“授课”,远离教育本质。即使是号称大班课唯一盈利者跟谁学,其盈利数据备受质疑,更是遭到15次的做空。总之,跟风大班课的教企们辛苦一年,最后只得了“花钱卖吆喝”的结果。
1对1是大班课的反面,针对性强,最受家长们青睐,但对于机构来说,是一笔不划算的账。教师除了需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机构也需要储备大量的教师,因为针对性强,更易效果呈现在家长面前,对于师资水平一般的机构来说,无疑是“裸奔”。再加上1对1行业不断有机构由于缺乏资金而跑路使得该模式几乎被打入“冷宫”。
而小班课在盈利与效果之间取得了平衡。
小班课顾名思义就是小型规模的班课,一个老师教授几个或者十几名学生,运营得当的前提下,学生能得到更好的课堂体验,互动性强于大班课,相比较1对1,更容易获得规模化效益。
上课方式五花八门,三固定、三不固定、单固定、双固定,运营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难题,如控堂、排课、满班率等。
目前市场上的有51talk、有教未来等为代表的“三固定”派,也有以魔力耳朵、久趣英语为代表的“三不固定”派。
所谓三固定,即固定学生、固定老师、固定上课时间,这一方式能极大的提高上课效率,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减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磨合时间。但运营难度高,排课、满班率受到挑战,运行进入正轨后,运营难度会持续降低。
而三不固定则是,学生、教师、上课时间均不固定,根据前两者的时间进行排课,运营难度相对于“三固定”较低,但师生之间的协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磨合度会受到挑战。
方式多样,机构可自行挑选合适的模式运行。
以鲸鱼外教培优为例,根据官网显示,鲸鱼外教成立于2016年,是我国最早的青少年在线英语教育品牌,是典型的“三固定”方式的受益者,仅仅5年的时间就打破了在线教育盈利难的困局,利用小班课冲出一条路,其续费率保持在80%左右,且新增学员中转介绍比例高达70%。即使是在2019年的资本寒冬阶段,亦能实现全年经营现金3000万元的净流入。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经济模型,自身造血能力强,其获课成本在2000元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于去年9月实现首单UE利润15%,付费学员规模同比增长220%,且当月营收破亿,不仅在用户群体中赢得了口碑,还真正的达到了盈利,兼顾了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这成了鲸鱼外教培优的一大卖点,这也是行业内小班课盛行开来的原因。
总之,小班课模式在盈利与效果之间取得了平衡点,课堂效果更为优质为机构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它能促成口碑效应,实现高的转介绍率,形成行业壁垒,避免烧钱,还能以扩大班型的方式降低履约成本,提高利润,同时又能在健康发展的框架内实现规模化扩张。
在头部玩家的领跑下,小班课已呈现飞速奔弛局面,跟风者众多,备受瞩目。但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仍需保持“慢”的步伐,莫被资本催肥,更不能被互联网的“快”而失去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