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疫情的催化,让服务机器人更多的出现在了大众视线之中。在各个细分赛道,都有企业逐渐跑到了前方阵地,成为佼佼者。在商用清洁领域,高仙机器人就是其中代表。

巨头资本青睐

在刚过去的两个月时间内,高仙机器人宣布完成了包括B+轮、B++轮以及C轮在内的三轮融资,从全行业看来,也称得上“高调”。

高仙机器人成立于2013年,自2014年至今,高仙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据公开数据显示,此前高仙的融资动作是比较平稳的,前几年的融资周期约为两年一次,2018年之后,融资速度加快。

由投资方构成可见,高仙机器人的融资阵容中不乏“巨头”,蓝驰资本、中信建投、博华资本等都是相当优质的创投机构,其中蓝驰资本更是参与了从A轮开始的三轮融资。此外,腾讯与美团两大互联网巨头的联合投资,无疑为高仙博得了更多关注。

大牌资本的投资,是他们在机器智能化、服务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代表对行业前景的看好;选择高仙,则代表了对高仙机器人现阶段成绩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信任和期许。

核心技术领先

高仙的第一台商用清洁机器人于2014年问世,经过六年的时间,高仙已经成为了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

高仙机器人总部位于上海,是全球最早从事自主移动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的公司之一。高仙以“一横一纵”战略为指引,一横赋能百业,自主定位导航模块市场占有率超70%;一纵深耕清洁环卫领域,清洁机器人全系列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及地区,客户数量超过1000,运行总里程超过1亿公里。

高仙机器人目前的团队规模约有500人,涵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前售后等多个板块。对比整个服务机器人行业而言,高仙的人员规模相当庞大。从前端到后端,齐全的人员配置让高仙的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了良好运转,能够迅速反馈市场需求。

此外,高仙是清洁机器人领域中唯一拥有自己工厂的企业,这在整个机器人行业中都并不多见。这一优势,使得高仙打通了研发到生产之间的链路,缩短了运转周期,有利于产品的更新迭代。

在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方面,高仙也早已确立了优势。高仙是最早在行业内提供室外开放场景SLAM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为国内众多智能机器人厂商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超过70%。通过这一方式,高仙积累了大量场景应用数据,确立了算法的领先之势。

作为国内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随着六大产品线的完善,高仙已经占据了国内超过9成的市场份额。酒店、商超、道路、写字楼、智慧园区、景区、高校等不同落地场景均出现了高仙机器人的身影。此外,高仙机器人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和口碑十分出色,有40%的产品销售均来自海外市场。

目前来看,高仙在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上,已经确立了领先地位。不论是在技术、产品、产业链,还是在落地场景的应用上,都与后来者拉开了差距。尽管如此,但纵观大环境,不可否认的是商用清洁机器人的整体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

规模化挑战

在疫情的阴霾之下,上半年国内大多数行业都遭受了巨大冲击,而服务机器人行业却迎来了“机会”。包括高仙在内的多个机器人制造企业都向疫区及城市相关防疫部门输送了机器人,也让大众对服务机器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疫情为服务机器人带来了一定的市场机会,但长线来看,整体市场还需要更多开拓,服务智能化观念有待普及。

保洁环卫工作具有重复性高、任务量重等特点,在公路交通等场景还具有危险性,实质上很适合通过自动化手段来完成。并且,现今的环卫工作大多集中于中老年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部分劳动力的缺口将会增大。

在大众观念中,对于商用清洁机器人的接受程度并不算低,潜在的市场需求也比较大。但清洁机器人为何还未实现大规模的普及?最大的难题在于面对不同场景的运用,以及高昂的造价。

清洁机器人除了需要有最基本的清洁能力,还需要具备面对复杂路径的规划和自主移动能力,对技术层面的要求很高。而先进技术的运用必然关系着高成本,动辄四五十万一台的设备,购买之后的回报周期都需要按年来计算,在应用层面的普及自然就没有那么快了。

在技术层面,高仙已经相当成熟,六大产品线的完善让其能够面对不同应用场景。在成本方面,高仙自有工厂,相较于同行而言,成本能够更好地控制。对于机器制造企业而言,掌握核心技术永远是第一要义;高价或许有利于品牌塑造和企业营收,但在市场尚未普及之时,控成本、降价格对于打开市场、实现规模化必然是有利的;与之同时,售后也是不可忽视的“高附加值”。

高仙机器人目前已经确立了市场地位,并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赶超者。那下一个问题,应当是思考如何与同行一起打开市场,实现清洁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比起一步步蚕食市场份额,当知只有蛋糕做大了,才可能实现突破式增长。